- 发布日期:2024-09-08 11:49 点击次数:147
“AI不一定会大规模的替代人力,但会支持金融业,能够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,这要求我们快速处理海量的数据正规专业配资公司,并且准确进行计算,这也对我们的人才和企业有很大的要求。”
2024外滩金融峰会期间,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亚太区联席主管Tim WANNENMACHER在一个圆桌论坛上说,2022年11月ChatGPT的推出是一个转折点,大家在使用手机时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利用AI,之后可以说是一个投资热点,影响到了各行各业,也包括金融业。
据了解,Tim WANNENMACHER拥有多年的金融从业经验,一直密切关注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。他曾表示,金融机构必须拥抱AI,但也需警惕AI带来的潜在风险,应重点关注如何利用AI提升客户服务质量。

此次外滩金融峰会期间,Tim WANNENMACHER认为,金融行业用人工智能,会增加我们的生产效率,像交易的记录、处理,都能够高效的实现,比人工的处理(效率)会更高,也能使前、中、后台的程序更为精益,同时也能更好的进行风险的评估和欺诈的识别。合规的领域,也能够更好的让我们确保监管的报告,正确的生成。
根据瑞银的报告,金融业有最大的降本潜力,通过AI可以实现。“50%以上的这些岗位都有非常大的潜力,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自动化和效率提升。”Tim WANNENMACHER透露,瑞银采用AI已经10年以上了,“我们采用AI提高我们的客户服务能力、效率,用人工智能找到合适的用例,同时能够合规。我们在桌面上部署人工智能,同时也要培养人才,增加治理。包括瑞银的CoPilot,用人工智能赋能工具。瑞银上下有超过100个AI模型,主要是支持我们的决策以及进行流程的自动化。”
据悉,瑞银确保所有的员工能够掌握一定的使用人工智能的能力,在人工智能部署之前就有一定的AI素养,确保所有的员工,能够在大规模部署之后能够为公司员工、客户和股东创造尽可能多的回报。同时,公司要确保安全地进行部署。
AI虽然能带来很多收益,但也有重大的挑战,比如老旧的IT系统和数据中心、文化挑战。同时要全面解释以及理解AI的输出结果,这一点很重要。比如神经网络、大语言模型,不易于理解,可能被看作可疑的黑箱,不管客户还是员工、监管部门,都有可能这么看。此外缓释风险,要用人工的模型进行选择,另外要有人工智能治理框架,要遵守人工智能伦理,要确保我们不把有希望都寄托于AI。
在中国,有很多跟人工智能发展、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的机遇,大量的工程师广泛的用力以及海量的数据等等,都是如此。中国的人工智能生态会由学界以及开发者、产业界、政府鼓励起到共同的作用来推动持续发展。
瑞银预测,中国2030年之前AI市场能达到130亿的AI服务规模。技术、监管、运营等各个方面,很能改变我们的经营以及我们内部的运行,如果能对技术进行投入的话,能使我们获得竞争优势。如果没有能力投入,会导致服务模式低效,从而使得企业落后。
“我们需要用一种受控的以及经过思考的方式正规专业配资公司,去拥抱AI。”Tim WANNENMACHER说。